• 刘清平:读经典有助于人生意义的反思理解

    回想起来,对我一生的阅读经历影响最大的一句话可能来自李泽厚先生。我记得他在解释为什么他对美学感兴趣时,他曾经说过:哲学和文学艺术是人类文明中持久的两大类。相关书籍越老,越有价值,不像自然科学那样更新,越有价值(粗心)。这句话巩固了我研究美学(作为哲学与文学艺术的结合)的决心(虽然我后来改变了好几次),但更深层次的效果是引导我逐渐找到阅读的方法。现在我不同意李先生的许多观点,但这句话仍然被铭记在心。事实上,不仅哲学和文学艺术,而且历史和宗教,也有这一特点:如果自然科学主要提供世界一切和人类生理学的简单知识,如果各种技术和社会科学主要提供生活的一般智慧——如何从政治诉讼中劳动和商业传播等,那么,人文领域的文学、历史和哲学可以说是生活的终极智慧——我是谁,生活的意义,为什么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不同等等。因此,无论是谁,无论从事什么职业,无论是阅读还是没有阅读人文书籍,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,都不能绕过他们说的话,区别只是不同的方式:不读你不知不觉地参与,阅读可能会激发你的意识反思,鼓励你理解为什么你这样生活。意识到这一点后,当我选择下一步要学习的书籍时,我总是优先考虑相关领域最早、最重要、最有影响力的经典甚至元典。原因很简单:他们之所以能成为经典,主要是因为历史上有那么多人认为他们绕不过去,总是把他们拿出来谈论事情;在这种情况下,我为什么不能和他们一起生活呢?我只想找一些著名的书,但它们只属于二流和三流的书?更不用说直接学习经典了,这实际上相当于与大师面对面交谈。与学习二流和三流书籍不同,我通过中介机构探索大师的面貌。当我研究古希腊哲学时,我首先把时间花在了苏格拉底、柏拉图、亚里士多德和其他人的工作上。像朱光潜先生编译的柏拉图文学对话集,虽然主要涉及审美问题,但美丽的文本、简洁的语言、形象隐喻,对我把握西方主流哲学的基本精神,理性认知超越情感情感,有很大的帮助,写文章也经常参考。我记得怀特海曾经说过,整个西方哲学史只是柏拉图哲学的一系列脚注。因此,对西方哲学感兴趣的读者可能希望从这本简单的书开始,用一半的努力得到两倍的结果。有一段时间,我对基督宗教产生了兴趣,所以我专注于圣经(特别是创世纪、四福音和保罗信),并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了解了基督宗教的本质,并写了一篇关于这个问题的论文。回顾过去,如果我一开始就放弃了基础,只研究当今国际学术界的权威,恐怕我甚至不能阅读主要文献。至于中国哲学,我最大的努力也是《老子》、《庄子》、《墨子》和儒家四书。在我看来,他们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文化元典。后世所有影响力较大的思潮理论,无论是本土的还是外国的,都必须在土壤上生根开花,否则就会变成无根之木。比如不了解道家老庄,不仅不了解魏晋的玄学,也不了解唐代的禅宗;后者不同于天台宗唯识宗的最大特点是结合了老庄和玄学的精神,从而成为最具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。我已经学习了将近40年,我已经改变了几个领域(可以说比大多数同龄人都多),但我很惭愧,到目前为止,我所有的书都不超过2000本。除了缺钱和吝啬,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种只读经典的爱好是隐约的:我没有时间仔细阅读。我为什么要买这么多时髦的名字?你不必先有住在豪宅里的前提。当然,当你进入一个新的领域,直接面对一些罕见的经典,你肯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。我的方法是找到一两个最好的二手信息来了解基本情况,然后诉诸快速的方式,直接到经典的领域,例如,当古代文本不能阅读参考方言翻译,阅读英语原始速度慢看翻译,直到发现翻译不能说原文。生活是有限的,当然,我们应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吸收最重要的营养,直接抓住问题的关键,不要把美好的时光浪费在学神上。我的相关研究经常被贴上激进的标签。事实上,从上述阅读取向来看,至少我在选择书目时非常保守,这可能比许多文化保守主义者保守得多(他们更喜欢阅读当前倡导文化保守主义的流行书籍),甚至表现出只读经典的读经味道。另一方面,为了避免钻故纸堆的局限性,我在学习各种经典时,特别注意坚持独立思考的态度和学术批判的精神。我不盲目遵循任何古今中外的圣贤先知和权威品牌,而是根据不伤害他人,帮助他人(现代术语也被称为尊重人权)的是非标准,抓住谁批评谁对读过的经典作出自己的批评和评价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我激进也符合事实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向他人推荐阅读书目是不可靠的,因为他们的生活方式、职业、研究领域和问题不会完全相同。即使我只关注人文学科,考虑到没有人能避免生活的终极智慧,我仍然认为很难选择一些特殊的书作为必读的书单。因此,唯一值得问心的建议只能是:优先考虑相关领域的经典甚至元典,当然是正确的。然而,话说回来,如果刚才谈到的是非标准,甚至一般的建议也应该打折:只要没有伤害,无论你读什么书,都属于你的合法权益,所谓的不仅思想应该自由,言论应该自由,而且阅读也应该自由。因此,即使你从未读过那些终极的经典,而且总是从互联网上的文学中寻找阅读的乐趣,也没有人有合法的理由指责你否认你:既然你不必假装,为什么要假装阅读。直率地说,上述建议只是想强调一点:如果你能在阅读其他书籍时阅读一些经典作品,它可能有助于扩大你对生活意义的反思和理解。仅此而已,没有他。文/刘清平——————-原标题:《只读经典》来源:南方周末秘密书架专栏...

    2022-04-04

学习考试资源网-58edu © All Rights Reserved.  湘ICP备12013312号-3 
站点地图| 免责说明| 合作请联系| 友情链接:学习乐园